| 法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人物专访 | 姚舟:博学笃行,刻苦奋斗

[ 发布时间]: 2021-12-19 [ 来源]: [ 阅读次数]:

人物简介

姚舟

福州大学法学院2004届法学本科毕业

2006届经济法硕士

【主要任职】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


【研究方向】

经济法


【荣誉获奖】

2013年因出色的刑检履职表现,荣获个人三等功,2014年被中纪委发来表扬信,2021年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个人。

代表莆田市检察院参加各类业务竞赛,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优秀论辩手”等荣誉称号。所著业务论文也连续多年在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上获评一、二等奖,在多份权威期刊上刊载理论文章24篇,完成最高检应用理论课题及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共计八个,先后获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全省法学法律人才”“全国检察调研骨干人才”等学习型荣誉称号。


姚舟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您好,我是福州大学法学院通讯社的记者曾晴。在福州大学法学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弘扬法学院的优良精神,我们推出了院庆系列人物专访活动,很荣幸能够邀请您作为我们采访的对象。我们了解到您长期在刑检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并且获得了很多的实务工作及研究领域的荣誉,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采访,向您请教一些学习工作上的经验,以此更好地传承法学院的优良传统,也能够让同学们对职业规划有更加准确的认识。那么接下来,正式开始我们的采访。

工作·发展

Q:我们了解到您现在是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的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您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生活吗?

姚舟:我是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以选调生的身份入职我们莆田市人民检察院的,入职的15年时间里长期都在检察系统工作,中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基层检察院工作,另外一半的时间是在市检察院工作;在基层检察院和市检察院时我都接触了大量的案件和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比如去年在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担任主任,而第一检察部是承担了绝大部分刑事类案件的办案工作,以及很多的专项工作,比如认罪认罚,扫黑除恶,还有羁押审查等。因此我认为自己成长到现在已经算是一名比较资深的检察官了。

博学·刻苦

Q:您是2006年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毕业的经济法硕士,您觉得在母校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了您哪些品质,这些品质为您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呢?

姚舟:我觉得母校对我产生的较大的影响有两个:第一是博学。法学院一直教导我们要博学发展,要多学、多汲取一些和自己工作直接相关以及间接有关的知识。我一直很喜欢拓展我的知识面,并且在工作和论文写作中感受到宽广的知识面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能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简言之,博学使我在进步的道路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对我后续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第二是刻苦。当时我们在老校区上课,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学风浓厚,比如图书馆的座位经常一座难求,大家都勤奋刻苦。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养成了刻苦付出和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好习惯,在工作中,无论是把案件办好办精,还是为论文写作储备大量的知识,我都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很多,就基本上没有太多业余时间。因此我觉得能吃苦这一品质也是我能够取得进步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规划·建议

Q:我们还了解到,您不但业务能力出色,还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能不能结合您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给我们这些在校的法学学子提供一些关于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建议?

姚舟:首先,我觉得现在法学院的同学们都很好地传承了学院勤奋刻苦的优良作风,不管是在法律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还是在就业情况上都有优秀表现。我对同学们现在大学生活的建议就是珍惜校园学习时光,适度参与课外活动,但是重心还是放在专业学习,多阅读,多接触管理类或者社交类的工作,全面地提升自己,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己。切勿在学校里混日子,莫要躺平,因为社会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学校里就要养成一种适应社会竞争的决心,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更具有竞争力。关于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话,我觉得有两条规划路线:一是在大学期间多参加社会(法律部门)的实习,提前熟悉法律在实务工作中运转的情况;二是在大学期间多读书,积极参与一些调研论文的写作,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因为我觉得所有的法律工作到最后都要反映到文字上,文字能力永远是你最重要的能力。

期待·祝福

Q:正值法学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您对学院的未来发展的有哪些期待与祝福呢?

姚舟我们这批学生是看着法学院筚路蓝缕,一路从微不足道的人文社科学院的分支发展到现在福州大学不可或缺的专业,我觉得法学院的发展真是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包括师生的共同努力,都在带着这个学院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对法学院未来的期望是非常高的,我也非常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再回去继续深造。最后,我由衷希望法学院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希望你们这些新生力量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使我们法学院更上一层台阶!

法学院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