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19:00,“民法典人格权编编纂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于福州大学法学楼232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教授担任讲座主讲人,法学院韩京京博士主持本次讲座,法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石佳友教授以人格权编的立法沿革为切入口,围绕人格权编的争议点、草案的创新、草案完善的相关建议三方面展开讲解。随后,其通过分析人格权独立成编的效用及法典编纂过程中涉及的政治性决断等内容论证了人格权编编纂的必要性,并通过列举动物保护、公司高校内性骚扰等时政新闻和热点对草案创新完善的建议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加深与会师生对人格权编的理解。讲座最后,石教授就在场学生提出的关于“高级机器人是否可以具有人格权”、“性骚扰如何界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进一步诠释民法典人格权编编纂的时代价值。
本次讲座的顺利召开提高了学院师生对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认识度与关注度,也为学院下一阶段开展对民法的专题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文/郎昱 图/尚怡瑾 核稿人/王诗宇
法学院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