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法学名家讲坛|邓海峰:可再生能源土地利用中“绿色冲突”的衡平

[ 发布时间]: 2025-09-17 [ 来源]: [ 阅读次数]:

2025年9月7日,东南法学名家讲坛“可再生能源土地利用中‘绿色冲突’的衡平”专题讲座在福州大学法学楼427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邓海峰担任主讲嘉宾,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李智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福州大学法学院何佩佩教授担任与谈人,我院部分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智院长代表福州大学法学院对邓海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座师生介绍了邓海峰教授在环境法领域的学术成就。

随后,邓海峰教授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他首先立足《巴黎协定》构建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与发展前景;接着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脉络,并概述了与之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了由此引发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冲突。接着,邓海峰教授通过四个基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冲突”的实质,即反公地悲剧理论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者与土地权利人基于各自碎片化的授权而互相削弱或者阻止对方进行土地利用的问题。最后,邓海峰教授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分散化的土地管理体制、多元利益参与导致的认知差异化以及现阶段行政行为的理论羁绊是造成我国反公地悲剧的原因。为此,邓海峰教授提出可再生能源立法一方面要建立土地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多规合一的对接机制,确保规划与许可事权统一;另一方面应建立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审批多元参与机制,通过制度刚性凝聚利益相关者的共识。

在本次讲座的与谈环节,何佩佩教授对邓海峰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延伸。她以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为例,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可再生能源背后所隐含的“绿色冲突”,并呼吁大家关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活动的最后,邓海峰教授详细解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他的精彩演讲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可再生能源土地利用“绿色冲突”的理解,也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和理性地认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福州大学法学院青年通讯社

文案:李静婕

图片:王冰

核稿:尹瑞龙

编辑:郑馨蕊

责编:陈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