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三下乡正当时 | 探侨务创新实践,溯赤子家国情怀

[ 发布时间]: 2025-07-11 [ 来源]: [ 阅读次数]: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精神,7月9日,福州大学“‘侨’见新生实践队赴“中国侨都”——广东省江门市开展实践活动,探索侨胞权益保障、侨务工作创新及侨乡文化传承的典型经验。

新会检察取经,解码涉侨司法“江门方案”

实践队首先前往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检察院调研学习,队员们走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围绕侨产保护、侨企维权等主题与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座谈。座谈会上,新会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锦荣、第六检察部主任梁瑞霞、派驻古井检察室主任谭雅琴等多位检察工作人员为实践队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江门涉侨文物梅阁码头修复等案例与新会区的侨务工作情况。

在了解新会区侨情状况后,实践队队员就侨胞权益保护、涉侨纠纷调解等问题同院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对当地畅通侨胞诉求渠道、构建全方位涉侨服务网络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启超故居溯源,感悟先贤与侨胞的精神共鸣

接着,实践队前往梁启超故居参观学习。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并逐一认真地参观了故居内的怡堂书室、仁堂等建筑,观看了记载梁启超先生生平事迹的图文和陈列。进一步了解了梁启超先生充满改革精神的一生以及其在政治、文学、法学等方面卓越的学术贡献,深刻感悟了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拳拳爱国情。

在参观感悟中,队员们认识到侨乡文化的核心不仅是历史记忆的传承,更是跨越山海、命运与共的精神联结,这为实践队队员们理解当代侨务工作的内涵提供了深厚的历史

侨博展馆寻根,触摸侨都精神的传承与革新

为系统了解江门侨史的发展脉络,实践队还参观了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根、魂、梦”论述的展陈脉络,队员们了解了侨胞们在海外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对家乡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到侨胞们深厚的爱国情怀。

19世纪华侨闯荡南洋的艰辛历史、“银信传情”的家族牵挂、侨胞侨企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担当情怀,让每一位实践队队员们更加深刻感悟到华侨华人“敢闯敢拼、爱国爱乡”的精神力量。

此次江门之行,实践队既见证了涉侨司法创新的实践成果,也在历史文化与实务经验的交融中深化了对侨胞精神的理解。实践队队员们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深化跨省份侨务工作对比研究,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用专业学识为侨胞权益保障、侨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福州大学法学院青年通讯社

文案:邱奕晓、兰婧灵

图片:王紫辰、林焓丹

核稿:李丹红、伍宇翔

编辑:林思淼

责编:陈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