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溯共和国法治红色根脉,汲取奋进力量,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实践与社会治理经验,7月 8日,福州大学“筑法治高地,护廉洁清风,守平安福地”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杭县古田镇的征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基层法治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宝贵经验。福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阙璧君、学院副院长李辞亲临现场,对实践队下午的活动给予悉心指导。
当日上午,实践队聚焦基层法治实践,首站抵达古田司法所。在古田镇党委副书记王霏的主持下,实践队与古田派出所、古田法庭、古田综治办等相关基层工作者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气氛热烈而融洽。古田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的工作机制;古田法庭的法官则分享了在司法审判中如何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提高审判质效的经验;古田综治办的工作人员分享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举措,如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等。实践队员们就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具体机制以及网格化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座谈为实践队员提供了珍贵的一线工作经验,深化了对基层法治与社会治理现状的理解。

古田司法所座谈会
下午,在阙璧君书记和李辞副院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开启了一场追溯红色法源、感悟法治初心的旅程。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园,实践队全体成员整齐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集体瞻仰毛泽东同志雕像。
庄严肃穆的古田会议旧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古田会议旧址古朴而庄重,“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重温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精神,深刻领悟“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历史背景、核心内涵及其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

瞻仰毛主席像
随后,队员们步入庄严肃穆的共和国红色法源展馆。珍贵的文物、早期法律文献和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法治建设的筚路蓝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革命年代起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与制度探索。阙璧君书记指出,这些诞生于红土地上的早期法治实践,是共和国法治大厦的基石,更蕴含着“司法为民”的永恒灵魂与红色血脉。

实践队参观共和国红色法源展馆
最后,实践队走进位于古田法庭内的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在馆内,队员们通过观摩复原的历史审判场景、了解具有深远影响的典型案件及其体现的司法原则,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程序、秉公司法、服务群众的崇高精神。
此次古田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寻根铸魂之旅。它不仅让实践队员直观了解了基层法治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更引导大家站在共和国法治的源头,深刻感悟红色法治的历史逻辑与精神内核。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自觉传承红色司法薪火,筑牢理想信念,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未来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积蓄力量。

实践队合影
福州大学法学院青年通讯社
文案:杨凯楠、张紫珊
图片:陈语涵、沈可欣、高亚岑
核稿:李丹红、伍宇翔
编辑:洪圣琳
责编:陈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