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三下乡正当时|闽莆溪畔,青途有风(四)

[ 发布时间]: 2024-08-23 [ 来源]: [ 阅读次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精神宛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福州大学法学院“行走木兰溪,凝聚青力量”实践队怀着崇敬与热忱,踏上了传承红色精神的征程。此次,他们的足迹迈向了闽中革命根据地和哲理钟楼,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的土地。福州大学实践队的成员们,满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担当,走进这片红色的圣地,去触摸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去传承那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


第十三站: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城内南门路烈士陵园内,于2000年4月正式开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041㎡,馆内设有十个展厅,记录着从1926年至1949年闽中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历史。闽中地区是福建第一批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也是党在福建开展革命斗争的策源地之一。

实践队成员致敬人民英雄

踏入纪念馆,那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仿佛将实践队成员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从闽中地区革命先驱们的早期探索,到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实践队队员正在学习陈列的革命历程

这次参观让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闽中革命的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战胜重重困难。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内陈列的革命史料

同时,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斗的事迹,也让实践队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正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生动体现。

实践队成员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前合影


第十四站:哲理钟楼

哲理钟楼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仓后路市政府机关宿舍区,是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诞生地,原为美国教会办的哲理中学(今莆田二中)校舍建筑物之一,用红砖砌的五层老式洋楼,底层为4米见方的骑楼式门道,为当时教员宿舍,名“映雪楼”,平顶阳台,中央建一小亭,悬挂铜钟,作为作息报时之用。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旧址

1926年前后,正是辛亥革命后莆田自发革命的农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之时。在这种情况下,莆田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陈国柱同志受上海党组织的通知返莆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1月,陈国柱在哲理钟楼第二层自己的教师寝室里秘密成立莆田县第一个党组织,策划革命行动。同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此建立特区委机关。从此,莆仙和莆仙周边县的革命运动迅速发展,革命的浪潮越过山区、越过平原,席卷莆阳大地。

哲理钟楼内景

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哲理钟楼,听讲解,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哲理钟楼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实践队队员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启示着队员们在新时代,作为法学院的学生,队员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的重任,应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践队队员在学习革命史实

哲理钟楼的钟声迎送了多少朝霞夕阳,伴送着多少革命者走向斗争、走向胜利。今天,钟楼仍巍然屹立于新时代,它是莆田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钟楼精神,今天仍激励着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践队成员合影

百年前革命的号角吹响,烽火硝烟,江山激昂,一批批革命烈士“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方有新中国的今天。实践队一行前往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了解莆田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所蕴含的积极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与封建统治奋勇斗争的峥嵘历史。实践队前往同为中共地方组织诞生地的哲理钟楼,在红色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以陈国柱为代表的闽莆革命党员的生活遗迹,对哲理钟楼那“红旗不倒”的盛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代青年,必将赓续红色血脉,勇立时代潮头,谱写好红色精神传承的壮阔新篇章。

——福州大学法学院“行走木兰溪,汇聚青力量”实践队


文案:杨晓晖 韩昊儒

图片:杨晓晖 林继昌

核稿:洪菡珑

编辑:林湘雅 周奕焱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