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追寻革命历史,点燃青春激情

[ 发布时间]: 2024-02-26 [ 来源]: [ 阅读次数]:

红色文化蕴含着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经历和记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进步意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革命文化,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2024年1月31日上午,福州大学“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前往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旧址(哲理钟楼),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于钟楼前合影

哲理钟楼位于莆田市荔城区仓后路7号,于1901年建成,是闽中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的诞生地。1926年年初2月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回莆后在哲理钟楼成立的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是闽中第一个党组织,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3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直属党中央领导,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经历了120多年沧桑的哲理钟楼,作为该支部成立旧址,已被核定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省党史教育基地。

莆田地区革命相关文献资料

钟楼里,一张张带着时间印记的老旧照片,刻画着莆田地区革命历史的点点滴滴;展柜中,一件件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包括宣传资料、武器和烈士遗物等,承载着独属于革命年代的沉重与荣耀;在这里,一切红色故事彷佛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带着其独特的时代印记在新时代中投射出动人心弦的故事。他们用生命化为火炬,为后辈破路亦如古之贤明。

长夜已尽,星火延续。作为点燃闽中地区革命火种的活动据点,哲理钟楼承载了闽中党组织发源的光辉历程,钟楼中陈列的一系列文件和史料展示都见证了莆田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经受的各种风险考验,见证了莆田党组织逐渐发展为领导整个闽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革命的火种在闽中大地熠熠生辉,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实至名归,深入人心。

中央审批成为闽中游击区文件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哲理钟楼与闽中的峥嵘岁月完整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讲解员首先介绍了哲理钟楼的建立和它如何点燃了闽中的革命火种的红色事迹,莆田地区的现代教育事业就是以此奠定了基础。在进入土地革命期展馆和抗日战争相关史料展示区后,讲解员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兴起,并强调了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对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最后,讲解员通过结合钟楼过往红色故事和相关史料为实践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曾在钟楼的革命活动及其在莆田地区的重要地位,突出了钟楼在点燃和推动革命运动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描述了莆田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展现了莆田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和团结奋斗。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这段历史深深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红色精神也牢牢铭记于每个人的脑海里。但遗憾的是,这段历史被埋藏了数年,直至发掘者出现,通过宣扬者的努力,红色精神照彻大千微尘,这段历史终于展现出应有的光彩。最后,讲解员动情地说道:“无数的仁人志士铺就了我们今天的繁华盛世,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他们,我的力量仅是萤萤微光,希望你们可以带着这份记忆,让更多的人看到!”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莆田地区风雨飘摇的革命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家乡解放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寻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之旅。

“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回顾革命历史

在这个冬日的早晨,在庄严的党旗之下,实践队员们还在哲理钟楼开展了一次特别的党章学习活动,在这座充满智慧和历史沉淀的建筑中,更深入地理解党的精神和党章的内涵。红色基因永续相传,奋进力量始终前行,实践队员们带着满腔的赤诚,注视着鲜红的党旗,向世界宣誓:未来一定要将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学习党章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 队员们品味闽中党组织发展的光辉历程,用心感悟闽中“红旗不倒”的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弘扬钟楼文化势在必行。队员们庄重表示: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耀。我们要传承闽中“红旗不倒”的精神,将钟楼文化不断推广,将红色基因持续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回望百年风雨荣耀,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我们要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以吾辈之青春,为国家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于馆内的合影


图文:“钟楼传红色,文化筑辉煌”实践队

核稿:李丹红 谢武

编辑:高睿敏 周奕焱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