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院法学生的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2023年12月18日,福州大学法学院“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专题活动暨新生教育学术系列讲座之“从商业实践到金融法案例分析——以‘走路赚钱’模式的法律分析为例”于福州大学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由我院郑舒倩副教授担任主讲人,周剑威副教授担任主持人,2023级本科实验班和研究生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郑舒倩副教授引入案例:一款号称“走路就能赚钱”的“趣步”APP上线后,因涉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而被立案调查。郑舒倩副教授分四步骤剖析此案例。
第一步:理清商业模式
首先,要获取“趣步”的一手信息,最简单的途径是下载该APP进行体验。对于有关“趣步”的二手资料,则可依靠收集新闻、加入微博论坛和相关微信群等方式获取。郑舒倩副教授以趣步的游戏规则和趣步如何留下客户、促使用户升级的方式为基点,揭示“趣步”APP商业模式的实质:“趣步”APP的盈利手段与走路无关,而与拉人头、氪金的程度有关。

第二步:关键词提取
郑舒倩副教授强调,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重搜集相关法条,扎实法学基础,从而搭建一套完整的法律思维框架体系。结合本案,涉案行为涉及《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和第七条,可从法条所涵射的内容分析“趣步”是否合法。
第三步:理解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由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组成。该案的形式要件包括:收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实质要件则是为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和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损害后果。郑舒倩副教授将“趣步”APP收取入门费与山姆会员费、拉人头与淘宝好友助力领取优惠券、团队计酬与电动车团购返利进行对比,形象地向同学们分析了该案的三个形式要件是否构成牟取非法利益的问题。
第四步:分析案例
郑舒倩副教授深入分析形式要件,提出本案不构成传销、构成传销两个不同的观点,引导同学们作进一步深入思考。郑舒倩副教授从拉人玩法和氪金玩法两个方面论证其不构成传销。对于观点二,郑舒倩副教授从整体角度论证其属于改良的传销体系,符合传销外观,同时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内在实质。
在互动交流环节,郑舒倩副教授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拼多多砍一刀模式是否违法”,并分享了有关案例分析的公众号,为同学们解答疑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此次讲座中,郑舒倩副教授以“趣步”APP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金融法的案例分析方法,加深了同学们对金融法的认识,提高了同学们的法学素养能力,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文案:庄艺暄
图片:张娟
核稿:王锦欢 鄢敏娜
编辑:高睿敏 周奕焱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