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14:00, 2023级“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第四期读书交流会在福州大学铜盘校区教学楼B105顺利召开。本次读书交流会由陈若冰同学担任主持人,陈君赫同学担任主要分享人,实验班全体同学共同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首先,陈君赫同学向我们罗列出了他们小组分享内容的框架结构,着重介绍了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本书的导读也详细介绍了故事发展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了解到《孔乙己》与《药》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其所蕴含的时代特色。
接着,陈君赫同学从人物角度展开分析,分享了关于《孔乙己》的读后感想。在他的介绍中,我们对文章的主人公有了初步的印象。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清朝科举制度下的牺牲者。他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沦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一方面,他深受封建教育思想与封建文化的毒害,满口“知乎者也”,迂腐顽固。另一方面,他又朴实善良,对取笑他的小孩和瞧不起他的酒店小伙计都以朋友相待。这样一个穷困潦倒,迂腐但生性善良的士人最终凄惨而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引人深思。
随后,读书会小组分享了他们对于书中另一篇文章——《药》的所思所想。《药》这篇文章所描述的正是当时鲁迅先生的真实内心写照,他常常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概括中国人民麻木不堪的现实状态,期望他们能够从中国传统封建伦理道德所筑成的铁屋子中走出,甚至毁坏这铁屋子,挣得作为人的正当的地位和权利。这也是当时鲁迅先生果断弃医从文的重要原因—为了从思想上挽救中国人民。
通过品读《孔乙己》和《药》这两篇文章,我们能更加真切地感悟到《呐喊》一书所阐述的深刻内涵。它用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充满了对人性的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引发读者对于人性的共鸣和对社会的思考。在分享中,小组引用了孙福熙先生的评论进行探讨分析。孙福熙先生认为,鲁迅的小说"没有风月动人,没有眉目传情,他的描写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尖利的声音,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这形象地揭示了鲁迅先生作品讽刺性与启迪性极强的特点。同时,鲁迅先生也很擅长环境描写,工笔细致至极令人赞不绝口。在《药》这篇文章中,有关华老栓半夜为儿子买人血馒头取钱道别的场景描写颇具讽刺意味,让人感到可笑又心酸。文章结局寓意深刻:一个家庭的儿子死于愚昧,而造成愚昧的是反动统治阶级,说明这不是一般的药所能奏效的,急需寻找新“药”;另一个家庭的儿子为革命而死,他的牺牲也不是救治社会的“药”,要使中国新生,还需要寻找新“药”。两家的姓定为“华”“夏”,意在表明这正是华夏民族的悲剧,中国社会的悲剧。革命者需要寻找真正能够解救中国的“药”。
最后,陈君赫同学以李大钊、许寿裳、成仿吾的书评再次为我们展现了这本书的重大意义。除此之外,鲁迅先生的寄语也给我们中国青年以深刻启示。他曾说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彰显了中国青年所应具有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即使身处黑暗,我们也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尽自所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在讨论环节,各小组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悟到《呐喊》所要传达的深刻意蕴。鲁迅先生就是用此犀利的文字揭示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映射出那个腐朽落后的时代特征,也展显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境况。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我们应继续努力学习,为成为一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奋斗,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文案:蔡婉玲 林淡妍
图片:张娟
核稿:吴铮 鄢敏娜
编辑:王紫辰 周奕焱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