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社会实践|绿水青山探明路 文旅共建谋振兴

[ 发布时间]: 2023-08-01 [ 来源]: [ 阅读次数]:

走进水际村,体悟“生态情”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成效直接关系着地方发展的繁荣与稳定。为探索乡村振兴经济腾飞之路,坚定“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的生态理念,7月27日,福州大学“红色足迹筑牢青年之志,法治建设护航生态文明”实践队与福州大学法学院“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的同学们一道前往泰宁县生态文明展示馆,开启水际村振兴探寻之旅。

金湖鳞波,谷深环绕。在现代科技建筑的大屏幕,朝阳英哲般的水际村景率先映入同学们的眼帘。水际村地处泰宁县中部,位于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一一大金湖之畔,距县城10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和库区移民村。

以水兴旅,以旅兴业。据讲解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水上丹霞奇景被世人发现,村民们依托位于大金湖畔的区位优势,率先投身旅游,开启了依托旅游脱贫的道路。水际村党支部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按照“党建引领、能人带动、自愿入股”方式,先后组建了家庭旅馆协会、游船协会、渔业协会,形成了“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游船经营以大户牵头,小户资金或游船入股的方式组建游船协会,协会对大金湖景区游船实行统一调度,整顿私自揽客接客等现象;联合金湖渔民组建渔业协会实行统一放养、经营、对外经营、服务要求、安排客源、收费标准……

党支带头,上下一体。随后,同学们通过展览参观、积极提问等方式,深入探知村社发展内部模式。2004年,水际村党支部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协调政府、村集体、渔民等各方关系,化解矛盾纠纷隐患,引导村民按照订证5年以上的渔民2股、5年以下1股,6个库区重点村集体入股的方式组建。



盘活旅游资源,水际发展迎新机

大金湖畔水际村,美美走上致富路。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水际村发展模式总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富了渔民,创建了“晏清”有机鱼品牌,年渔业收入达2000余万元,入会每股净收入2600-3800元;二是稳了库区,渔民“洗脚上岸、坐收渔利”,参与护库、捕鱼或进城务工经商,拓宽了增收渠道,改善了生产生活,渔民思想稳定,库区和谐安定;三是美了金湖,通过有序放养、有序捕捞,加强渔政执法管理,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行为,解决了金湖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呈现出山清水秀、鱼跃湖美的景象。

绘美乡村,擦亮“底色”。如今的水际村,实现年自有村财收入近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万余元,是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水际村,宜居宜业、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宜游宜文、安定有序,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写在脸上。通过观览水际村变迁历史,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醒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生态理念,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蔡依灿 徐诗琪

图片:江奕慧

核稿:鄢德奎 谢武

编辑:黄朵 王家庶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