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多地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学习生态治理经验,以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振兴。7月25日,福州大学“红色足迹筑牢青年之志,法治建设护航生态文明”实践队与福州大学法学院“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的同学们一道前往下渠镇进行考察,参观学习农田建设成果、现代化农业生产、研学科教、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公园,深入调研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下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风光
守一方净土,创和谐家园
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聆听村干部的讲解,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下渠镇坚持落实镇村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对境内5600余亩生态公益林实行封禁管控,严格控制开山种植经济作物行为,开展仁寿溪流域水体污染防治,对重要节点进行花化彩化,实现山青水绿。
实践队在村委会门前合影
发展村级产业,共促乡村振兴
下渠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方式,成立农业产业联盟,推行“支部+农场”“党员+农场”“强村+弱村”“书记+项目”模式。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形成黄花菜、猕猴桃等产业联盟,优化产业结构,辐射带动70余户村民投身产业发展,大坑、红地、王坑等村增收近20万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注重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渔业养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下渠镇创新化打造“观赏鱼养殖示范带”,带动23户党员发展观赏鱼养殖面积近400亩,辐射梅口、开善等邻近乡镇发展观赏鱼产业,并在城区中心建成投用观赏鱼展示销售中心,推动观赏鱼产业带状延伸。这一举措高度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围绕“一村一品”建设,下渠镇依托黄花菜特色产业,打造"忘忧仁寿"研学基地,发挥“大坑小院”木工制作特色,整合大坑仁寿桥、王坑香花墩等历史古建,猕猴桃乐园等农事体验,形成集休闲观光、亲子体验、康养旅游、心灵休憩于一体的仁寿溪田园休闲综合体,年接待写生、研学人数3000人次,为周边村落村财增收10余万元,致力于实现“产业富村”、“生态立村”
实践队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
访仁寿桥之风光,强古城保护与活化
仁寿桥始建于元延佑元年(1314年),位于下渠镇大坑村仕坑,采用传统客家民居的建筑方式,东西长27米,南北宽4.65米,三墩二孔。桥面建有房屋九间,屋顶中间建有小阁楼,两端为翘角的牌坊式样。整座桥全部采用木构架建造,实际使用杉木多达2000棵。此外,较为特色的是桥的下方采用的支撑构架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相同。为促进历史建筑保护,村庄还实施过仁寿桥保护修缮工作。仁寿桥,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到此祭拜祈福。经讲解员介绍,同学们了解到仁寿桥作为当地百姓精神寄托与历史积淀象征的重要地位,其蕴含的美好祝愿与良好风貌的传承将生生不息。
仁寿桥风光
深入仁寿堡农场,学习乡村农业振兴
仁寿堡农场成立于2012年,主要经营金针花(黄花菜)、花卉苗木,现已种植金针花(黄花菜)320亩,花卉苗木300亩,鱼塘18亩,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农场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深入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以黄花菜等植物种植为主体与花卉吸引游客、科研实践基地、研学调访场所相结合的发展联盟,带领农户走向家门口的产业振兴。在讲解员的细心解答下,同学们还深入了解了黄花菜种植及其秸秆处理的相关机制,集中探讨了焚烧处理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探索更加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路径点燃了璀璨的火苗。同学们相信,一定可以用脚踏实地的实践努力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的目标。
实践队在萱草堂前合影
文案:吴铮 肖若若
图片:江奕慧
核稿:鄢德奎 谢武
编辑:裴菲菲 王家庶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