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三下乡正当时|“茶”探乡村振兴,“茗”记工匠精神

[ 发布时间]: 2023-07-19 [ 来源]: [ 阅读次数]:

创茶庄新业态

助乡村振兴梦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已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素有“中国茶都”之美誉。在建设现代茶业强县的进程中,安溪采葡萄酒庄园模式之长,创安溪茶产业生产经营之新,重在以茶庄园为载体,彰显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品牌气息。7月14日上午,走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福建省财政厅挂职安溪县财政局、虎邱镇湖西村干部刘桂昌博士和安溪县虎邱镇副镇长陈伟城的带领下,福州大学“访足迹探寻产业发展,扬法治铸魂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了坐落于安溪县虎邱镇双格村仙脚印山的高建发茶庄园。作为安溪县成功探索“茶庄园+”茶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典型范例,2015年,高建发茶庄园获评“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安溪县首个非遗示范基地。除此之外,依托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高建发茶庄园在2018年被确立为著名高端中国茶品牌“小罐茶”的茶叶代工生产基地,与优质品牌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持续做大茶庄园建设。

高建发茶庄园的茶田风光


在现场管理人员吴地伟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师生来到了“小罐茶”铁观音生态茶园。据工作人员介绍,与“小罐茶”品牌展开合作后,他们对这片茶园进行了原生态茶园的管理和改造,推行“树+草+肥+水+路”的生态茶园模式。即通过种花、种草等植物做肥料,实现现代化生态种植;采用茶园水肥一体化配套施肥技术,引进以色列节水节肥一体化茶园设施,建立山地茶园水、肥控制技术体系,运用“HYDRO CALC”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灌溉;推行物理防治茶树病虫害,确保品质安全;采用循环农业、自然农法,茶山种树,园间套种花草,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随时调整花草的品种。目前,该生态茶园已经成为安溪县的标杆茶园。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师生还亲身体验了采茶工序。吴地伟先生介绍道,制作乌龙茶的茶叶要秉持“三叶一芽”的采摘标准,而安溪铁观音则更为严格,在“三叶一芽”的基础上还要求三叶的大小保持较为均匀,上边的芽头是驻芽。铁观音茶在采摘手法上也有“大学问”,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折三、四叶之间的梗段,并用巧劲向上一提,得到标准的“三叶一芽”。高建发茶庄园目前仍采取人工采摘的采茶方式,在铁观音的茶季(春秋两季)可以看到上百名茶农在茶田间埋头采茶的盛况。在体验完采茶工序后,实践队队员们纷纷感慨喝上一泡好茶的不易。

实践队员向工作人员请教采茶手法

实践队员体验采茶


随后,实践队师生走进高建发茶庄园的生产车间,深入了解制茶的工序和过程。工作人员首先带领众人来到晒场,在这里,要完成“采青”之后的第一道工序——“晒青”。高建发茶庄园采用日光摊晾的方式,让新鲜茶叶均匀摊开、置于适宜的阳光之下,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脱水,为之后的“做青”做好准备。“做青”包括晾青和摇青,前者是将经过“晒青”的茶叶静置于空调房中,人为操控温度,对茶叶做进一步脱水处理;后者则是通过摇青机将晾晒后的茶叶不断摇晃,达到破坏叶细胞,茶多酚酶促氧化,进而诱发香气的目的。铁观音的“做青”工序往往需要重复三到四次,香气才能达到足够浓郁的标准,这也印证了那句行话——“铁观音的香气是摇出来的”。

实践队师生参观高建发茶庄园晒场

实践队师生参观高建发茶庄园制茶设备

“做青”之后,还要经历杀青、揉捻、烘焙等一系列工序,这还仅仅只是“初制”的流程。要想成为市面上流通的“小罐茶”,还要经过更复杂的“除杂”工序,也就是吴地伟先生介绍到的“精制”流程。实践队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高建发茶庄园的“小罐茶”品牌茶叶代工生产车间,相比于“初制”车间的半自动化,“精制”车间已经基本实现全自动化,这也体现了现代企业利用工业化技术生产更大批量和更高品质的茶叶产品的发展趋势。

当地干部与实践队师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

实践队员参观“精制”生产车间


一叶兴,百姓富。安溪县坚持“三茶”统筹理念,以创建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为茶文化强载体、拓窗口,为茶产业夯基础、延链条,为茶科技提标准、强支撑,同时,为做大做强茶产业,积极探索“茶庄园+”新业态,推动茶叶生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奋力谱写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实地走进茶叶生产基地,无疑给实践队队员们提供了一次了解茶叶生产、感受安溪茶产业独特发展优势的宝贵机会,也引发了队员们关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考——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因地制宜创新特色产业,推动多产业深入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学生产技术和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切实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地干部与实践队师生在高建发茶庄园合影留念



体验制茶

聆听一片叶的故事

为进一步了解安溪铁观音的“诞生”历程,福州大学“访足迹探寻产业发展,扬法治铸魂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素有“茶师摇篮”、“铁观音黄埔军校”之称的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下称安溪茶校),体验制茶工艺。

体验茶与礼,传承茶文化。安溪茶校在促进茶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安溪茶校副校长陈福生为实践队员介绍了茶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所获荣誉。茶叶教研组组长李菊花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制茶教学基地,并亲自为队员们解说、示范制茶工艺,队员们纷纷上手尝试,亲身感受制茶之趣。

安溪铁观音的初制流程共有十道工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

摇青是十大工序中最难、最核心的步骤,通过茶叶的相互碰撞,使叶边缘细胞组织受损伤而产生酶促褐变,散去青气,产生“绿叶镶红边”的特殊外观。队员们两人一组,跟着老师的示范,体验手工圆筛摇青。两人默契配合,交替曲直手臂,让圆筛左右“一高一低”来回振荡,使茶叶充分翻滚,圆筛中的茶叶散发出阵阵茶香。据李菊花老师介绍,重复此步骤,有助于促进有色物质的产生和芳香化合物的形成,茶叶碰撞得愈充分,茶香便愈加浓郁。

实践队员在体验“摇青”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方式,通过人工揉捻的手法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往往直接以手感知锅的温度,判断温度是否合适、炒制的时间是否充足。李菊花老师讲解道,从前的锅由柴火在底下加热,不仅难以保持恒温,还容易使茶叶受热不均。实践队队员们如今看到的是由电力加热的专业炒青锅,在恒温控制下,制茶师对于炒制程度的把控更加便利,大大提升了制茶的效率和茶叶的品质。

李菊花老师正在向实践队师生示范“炒青”

李菊花老师同实践队员介绍道,为更好地发扬茶文化,提升制茶师的技术水平,促进制茶人才的培养,安溪县地方企业、组织、协会等每年都会开展许多制茶技能比赛。一道手工制作的茶,需等待茶叶晾晒、发酵,至少两天才能制成,参赛选手们需在茶旁守上两天,不时观察并严格把控晾晒、烘焙的进度。耐心和细心,也是成就好茶的关键。

实践队师生观察烘焙好的茶叶

随着工序一道道推进,茶叶愈发飘香,实践队员纷纷感叹于制茶的魅力。这些工艺看似简单,实际在温度、力道、姿势和动作等方面都颇有文章。每一泡好茶的背后,都凝聚着制茶师长期积累的经验技艺。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一捧原生态的茶树鲜叶成为一杯真正好茶的来之不易。

从摇青到烘焙,繁复的工艺是制作好茶的必经之路,也展现了传统制茶师对每一片茶叶严谨的态度。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型机器已能高度复刻传统制茶工序,模拟手工制茶师的技艺,从而实现茶叶的批量高效生产。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与交融,激励着每一个制茶人在守正中创新,在传统中突破。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人致力于古老工艺的传承和开发。三十年来,安溪茶校也坚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制茶人才,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们慕名前来学习茶叶知识,成为安溪茶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窗口”。在古法制茶人的坚守和保护下,中国千百年来积累的制茶技艺、经验得以不断延续,历久弥新。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便成了茶。”改变水的味道的,不仅是茶,更是制茶人的匠心。头戴草帽,背起茶篓,行走在青绿茶田间,踏晨露而往,披霞光而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汗水与步伐并行。采撷三叶芽,制成清香茶,倾注一生心血,浓缩于茶罐之中。制茶人对传统手艺的仔细雕琢、不懈坚守,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年学生更应厚植工匠情怀,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戒骄戒躁,潜心钻研,用心练就专业本领,才能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文案:徐绍蓉 赵曼君

图片:陈博

核稿:李丹红 谢武

编辑:叶秋雪 王家庶

责编:陈荟芳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