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主题教育|“观爱国电影,弘扬爱国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法学院观影活动《我和我的家乡》

[ 发布时间]: 2023-06-15 [ 来源]: [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院于6月11日下午开展“观爱国电影,弘扬爱国精神,强化使命担当”观影活动。

本次本科生预备党员观看的红色电影为《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家乡》是由五个故事单元串联组成的一部优秀电影,讲述了发生在我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最具“家乡”特色的故事,从侧面描绘出国家发展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变。影片以喜剧的风格分别聚焦农村医保、科技扶贫、乡村支教、生态治理、对口脱贫等民生民情热点话题,塑造了一群为实现小康生活而不断奋斗的淳朴乡亲,呈现出一幅别样的家国情怀图景。

此次观影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大家在影片中看到自己家乡的影子,电影的主旋律感极强,其中也不乏泪点和笑点,每一次的热泪盈眶和忍俊不禁都是内心世界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观影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丰,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干事创业、吃苦耐劳精神,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决心!


观后感想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其中的乡土情怀深深感染了我。该片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

不论是《最后一课》中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模拟还原当年那场瓢泼大雨,还是《回乡之路》中的一路波折不断、摩擦不停,亦或是《神笔马亮》中放弃了去重点美术学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的马亮,他们身上的那种纯朴和坚韧都深深感动了我。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情感。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优美动听,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除此之外,电影还通过讲述家乡的发展变化,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关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家乡不仅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总的来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让人感动和思考的电影,它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家乡,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和关爱家乡的发展。

——2021级法学1班 王燕钦


为深入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丰硕成果,了解中国人民通过奋斗所带来的时代变迁,激发同学的家国情怀,党支部组织我们集体观影《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响应当下国家政策,展示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影片讲述了五个独立故事,分别以城乡医保全覆盖、乡村旅游大发展、农村教育有改善、治沙植树金银山和精准扶贫共致富为主题,生动讲述了家乡故事,展现了平凡而伟大的奋斗精神,展示了城乡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家跟随着电影情节,或欢喜或悲伤,从平凡的人物故事中,细品祖国强大为家乡带来的变化和人物心理动态的起伏。这些平凡的故事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家乡变化的缩影。不管是戈壁荒漠还是江南水乡,家乡的每一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见证着中国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它勾起的是我们对家乡的那份眷恋和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自豪。

——2021级法学2班 谢菲


饮水思源,落叶归根,“家乡”是最难以割舍的字眼。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聚焦小人物的生活,演绎出人们对故土共同的眷念、诠释着家乡对于人们的不同意味:对奔波在外的人来说,家乡是其纷扰倦旅中一方可堪停泊的港湾;对心怀梦想的人来说,家乡是其成就志向、肆意绽放的画卷;她收藏老一辈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记忆,也见证者青年人于此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热血与汗水,一步步向新世纪的新农村转轨......可见,家乡不是僵化的旧址,而是发展的阵地——老同少接力,旧向新迭代,乡土依旧,建设不休!

——2021级3班 周奕焱


文案:苏君宇

图片:郭晨晖

核稿:黄佳源 陈荟芳

编辑:叶秋雪 王家庶

责编:程凌

【法学院青年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