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三明日报(2022-4-20):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发布时间]: 2022-04-20 [ 来源]: [ 阅读次数]:

4月19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会代表深入沙县区、将乐县、泰宁县等地,实地考察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在沙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不少林农正在办理农村产权交易、抵押贷款等业务。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鹤边听边看边记,详细了解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三明通过林业碳票、林业碳汇,将无形的生态资产变成有形资产。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有效解决了林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在哪种’‘如何种’‘如何分’等问题,将‘两山’理论在微观层面进行了很好的运用。"徐鹤认为,三明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改善民本民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让"两山"理论在三明落地生根。他希望三明继续以"两山"理论为指引,扩大林改试点,守护绿水青山,丰盈金山银山。

走进沙县区俞邦村,一幢幢别致的民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寻根追味"牌坊下,热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扁肉、烧麦、芋饺等小吃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村口旁立着一棵千年古樟树,因年代久远,常年风吹雨打,树身倾斜生长,但丝毫掩盖不住它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这棵千年古樟树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华杰表示,通过这两天的考察,感受到三明对青山绿水的呵护。青山绿水可以给人类带来无价的财富,一定要牢记嘱托,秉承树立好"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保护好生态环境,把它转化为绿色财富。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站在村部向远处眺望,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对面是一座大山,满山青翠、郁郁葱葱,金溪河缓缓流过,倒映着山景。

"福建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这在常口村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黄辉说,如何利用好眼前的青山绿水,常口村向世界做了生动的实践。去年,常口村领到了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这对于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做到让环境更优美,更重要的是能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让百姓体验到因为生态文明的发展而更加美好的生活。"黄辉说。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振锐被风景如画的常口村深深吸引。"我长期关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也深刻领悟到生态资源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继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继续走好生态致富之路。"杨振锐说。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我们看到三明的生态文明底蕴非常深厚,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去讨论乡村振兴就有很多新的内涵,比如乡村振兴里的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应该是联动的。"泰宁县将流域保护开发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了"水趣崇际""豆香上青"等乡村旅游特色项目,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表示了充分肯定。

潘家恩建议,当地应该将"两山"理论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结合起来,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的资本深化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三明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路看、拓思路,一路学、明方向。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大家深受启发、获益颇多。"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三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三明日报:http://smrb.smnet.com.cn/pc/layout/content/202204/20/content_12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