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秀

[ 发布时间]: 2021-05-30 [ 来源]: 暂无 [ 阅读次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研究方向】

中国刑法学;刑法教义学;刑民交叉;腐败犯罪

【教育背景】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本科(2009-2013)

哈尔滨商业大学民商法学硕士(推免)(2013-2016)

吉林大学刑法学博士(2016-2020)

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2023-至今)

【社会兼职】

民建中央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涉台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委网信办网络执法法律专家

福建省司法厅行政立法咨询顾问专家

福州市政法委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福州市政协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成员

【荣誉奖励】

1.2016-2017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16-2017年度吉林大学一等奖学金

3.2021年度福州大学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4.2018-2022年度福州大学工会积极分子

5.2022年度福州大学“向上向善好青年”

6.2022-2025年福州大学信息工作优秀工作者

7.2022-2023年度福建省民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

8.2023-2024年福州大学“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

9.2023年度福建省侨联系统信息工作个人一等奖

10.2024年度福州大学“厦航奖教金”

11.2025年福州大学“青年工作先进个人”

12.2025年福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主要成果】

课题项目

1.2020年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数字化支付场景下财产犯罪的认定”(FLS2020A05);

2.2021年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网络黑灰产上游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FLS2021A07);

3.2022年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的法治保障研究”(2022R0016);

4.2022年教育厅统战专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治理的新趋势、新风险与新对策”(JAT22062);

5.2022年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提升网络安全治理能力的体制机制研究”(FLS2022A07);

6.2023年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研究”(FJ2023Z009);

7.202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关税税率问题研究”。

论文译作发表

8.《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引发的数据污染风险及其规制路径》,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

9.《远程办公情境下工伤认定的理据反思与规则调适》,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

10.《刑事应罚性与需罚性分离论探析》,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

11.《增设暴力伤医罪之否定论》,载《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

12.《作为刑法保护对象的性自主权——兼论性欺骗的可罚性以及对<德国刑法典>第177条的注解》,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5年第2期;

13.《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安全分层治理机制研究》,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

14.《体育刑法生成的正当根基及其教义学展开》,载《经济刑法》2025年第1期;

15.《认罪认罚撤回权研究:概念重塑、价值厘清与实践展开》,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16.《<刑法>但书出罪条款的激活:体系定位与规范适用》,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

17.《操纵证券市场罪违法所得数额要素之调适——从“入罪标准”到“量刑情节”》,载《福建商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

18.《元宇宙空间经济犯罪的规制困境及其纾解——基于“亚去中心化”治理模式展开》,载《宁夏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19.《生物安全刑事治理的应然范式与体系调适》,载《海峡法学》2024年第6期;

20.《我国域外数据执法管辖面临的困境与因应》,载《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5期;

21.《内幕交易罪的保护法益新说及其教义学展开》,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22.《我国刑罚附随后果之体系检视与调适路径》,载《宁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23.《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入罪机理与法益厘清》,载《刑事法评论》2024年第2卷;

24.《预防性刑法的正当性及其限度:基于合宪性的检视》,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24年第4期;

25.《我国轻罪治理模式的溢出效应及体系调适》,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26.《抽象危险犯的分层:必要、可能及其路径》,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27.《高空抛物罪中“情节严重”的教义学阐释——基于<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体系融贯》,载《政法学刊》2024年第4期;

28.《性欺骗之刑事可罚性——论增设欺骗发生性行为罪》,载《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29.《法定数字货币对财产犯罪认定之挑战及法教义学重塑》,载《数字法治理论探索与实践进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30.《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和规范限缩》,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3年第4期;

31.《网络黑灰产治理:从后端应对型到前端防控型的模式转换》,载《公共治理研究》2023年第5期;

32.《新型冠状病毒与刑法——基于德日刑法的比较研究》,载《海峡法学》2023年第1期;

33.《环境刑法中的预防原则与累积犯》,载《犯罪研究》2023年第6期,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8期全文转载;

34.《证券黑灰产业链治理的模式转型及其路径展开》,载《警学研究》2023年第3期;

35.《涉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犯罪之立法检视与构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载《宁夏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36.《贿赂犯罪惩治策略之模式选择及其立法形塑》,载《政法学刊》2023年第3期;

37.《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之扩张趋势及其限缩》,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38.《“好人免责条款”的规范阐释与司法适用——以<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为中心》,载《福州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39.《高空抛物罪的教义学阐释及其司法适用——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与<高空抛物意见>为中心》,载《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40.《“机器意识”何以可能?——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不能被骗”命题的坚守与纾解》,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41.《受贿罪的保护法益新说及其教义学展开》,载《刑法论丛》2020年第1卷;

42.《贪污罪和受贿罪法定刑并轨制的法治逻辑悖论——基于2017年公布的2097份刑事判决书的法律表达》,载《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43.德文译作:《小礼物与大馈赠——什么是允许的?“来一杯咖啡?不,谢谢!”——腐败从何开始?》,载《学术探索》2019年第4期;

44.《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以2011~2017年公布的773份刑事判决书为研究样本》,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45.《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以刑事案例裁判观点为中心》,载《法律适用》2017年第16期。

【联系方式】

chenjunxiu@fzu.edu.cn